close

我覺得Jeff Ko劇評寫的好棒哦...忍不住想要每篇都收藏起來...em51.gif  

原文取自:Jeff Ko FB    by20150119

「哭」的方式有很多種,
困在車中嚎啕的那場戲,
我特別激賞王傳一選擇了那一種:
無助,慌亂,一發不可收拾,像個孩子…
那,不同於「展丞」這個角色的其他印象,
不同於在公眾場合,在威廉在妹妹在任何其他人面前的,樣子;
那,呼應了第一集稍縱即逝的,與「洛涵」相處的畫面,
那些記憶的鏡頭裡,
這個男人,
在一個「愛人」與「被愛」的氛圍裡,
絲毫不必防備,幸福得甚至有點依賴,像個孩子;
這樣的對比,是一種人物「層次」的設計,
具備了這樣的「層次」,這角色,就不「單薄」了;
逐漸豐厚、飽滿起來以後,
這個角色,就有說服力,也有「生命」了;
王傳一的掌控能力,不慍不火,真好!

「展丞」的層次,
來自整場戲整場戲的「設計」(以及王傳一成功的駕馭),
而苗可麗的「層次」,則來自於轉瞬之間:
「妳對禹安做得已經夠多了,以後,多想想妳自己。」
一句話裡,你讀到了什麼?
「疼愛」跟「歉疚」,是幾個層次?
威廉說:「不能帶那個人過來,因為那人已經死了。」
苗可麗那張臉被前景遮了一半,甚至不是一個完整的「特寫」,
而那情緒的雨絲風片,無聲掠過,
卻讓人(觀眾)領略得一清二楚;
那,都是幾分之幾秒的變化,
但,這個人物內在的翻湧,背後的懸念,
就在那剎那中「到位」;
這,當然是專業演員的「功力」,
但,「演技」兩字的背後,
卻是經由漫長的歷煉(包括人生的,跟舞台的)
所凝聚成的,一種內化進角色裡面的,戲劇感染力。
(有注意到嗎那?
 禹安在教堂裡跟展丞妹妹對戲,
 口條,都還在舌尖上,飄飄的,虛虛的,
 但,一跟可麗對上戲(信封裡裝錢那一場),
 表情、眼神、口條,都是孺慕之情,
 那,就是已經被帶進戲裡去了!)

其實,整個這一集,
最險象環生的,是任容萱;
這不能怪她,
誇大的肢體、發聲、情緒反應…,
是「禹希」這個角色在「人物設定」上需要的,
但,才一集戲,我們(觀眾)跟她(禹希)真的還「不熟」,
那樣跟現實生活中的女生明顯有距離的,大開大闔的演技,
是「不寫實」的,是「刻意」的,是「過份用力」的…
這樣的演出,一沒拿捏好,整個戲的tone就「做作」了;
「做作」,就會「出戲」,
之前的其他人的「情緒蘊釀」,忽然間,就會像被潑了冷水,
一下子變假,那,就「穿幫」了;
而,另一個危機是,演員「失控」的可能性變大了,
所謂的「人來瘋」,
光顧著放大那些表情、動作、發音,
可能節奏(與其他對戲演員的互動),和情緒,
都會失準了,跑掉了,膚淺了;
這集前半段,
任容萱塑造出一個大剌剌的女漢子的image,是足夠完整的,
(她邊拖著行李邊從展丞家裡衝出去,
 人都不在畫面裡,
 我的耳中嗡嗡做響,她那聲若洪鐘的叱罵聲,還在。)
但,我就擔心難道一路這樣演下去?
那,變成看漫畫了!
(這樣的女生,會有什麼令人「動心」之處呢?)
幸虧,她在街頭那場戲「圓」回來了,
我說的不是劇本的「編」,而是她的「演」,
「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…」一疊連聲的道歉(有七八句吧?)
那個情急之下的處理,
正是之前會那樣兇那樣直那樣莽撞的女生會做的事,
於是,「說服力」一出現,
那個「表象演技」下的「內心層次」,就出現了;
走上人行道,展丞放開她的手,她又去抓住,再甩,她再抓…
從那之後,
這個女生的那些「不合理」動作,似乎都合理了,
而,對於展丞這樣被哀傷、愧疚、懊悔綑綁的男子,
是充滿桎梏和警戒的,
唯有這樣無偽的直白,才能讓他「不設防」
(你有注意到當她又自顧自在那邊說
 「我真佩服我自己,怎麼包得這麼好!」的時候,
 他那個微微淺淺的,幾乎辨識不出來,的發自內心的笑嗎?)
這個「直白個性」的設定,是需要的,
但,我不禁納悶起來:
任容萱是這樣一個女生嗎?
跟戲裡「禹希」的距離有多大?
倘若,眼前所看到的「禹希」都是「演」(塑造)出來的,
那這個以前我並不看好的女演員,
在這個作品上的「用心」,是相當值得肯定的;
而光憑這份「用心」(以及成績),
就很值得我們繼續觀察、期待她未來的,成長。

這一集,花了好多時間聊演員的表演,
那是因為,
當演員已經把戲裡的角色演進觀眾的心裡去以後,
其實,通常就能夠cover掉某些劇情或拍攝上的「瑕疵」,
比方說:
現時今日,哪可能有大女孩看了鬼片後會嚇到真的腿軟?
然而,那一整場戲,
當觀眾已經開始熟悉、喜歡並關心起這兩個「角色」(不是「明星」)
那麼,真正重要的,就是那「左四步~前五步~」的不算短的安排,
不是從浴室走到客廳,
而是生平第一次,
她開始走入了他的世界去,
真正地理解,體會,並開始發酵一些浪漫而美好的東西了;
這段戲,處理得真好。

PS.
王傳一先生,在浴室裡的黑暗中,那輪廓那戲味,一整個發亮;
是注定該更上層樓的TIMING到了!

PS.
我在紐約學電影時,教授說:
「有一種明星,他的個人特質跟銀幕形象極為雷同,
 這種明星,要嘛不紅,一旦走紅,就會紅很久。」
我還記得教授拿來舉例的,是以《美國舞男》、《斷了氣》走紅的李察吉爾,
看小威廉演戲,讓我想起那段話;
這種「明星特質」,誠然是珍貴的
(天生天養,不是別人要COPY就能學的);
然而,接下來,就看自己偷不偷懶?
這種主角身邊的「摯友」(女的叫「閨蜜」),
既好演,又難演,
鬆鬆散散的演,也不會顯得不OK;
拼了命去演,也不見得就顯得更重要了;
不過,你回頭想一想,《來自星星的你》演完這麼久了,
你怎麼可能忘掉當「都敏俊」一恍神,流落在酷寒的街頭,
是誰替他送鞋送衣服的?
那場戲,是劇本安排的,
那深入人心的,臉上的深刻表情,卻是演員自己創造的;
小威廉,加油加油加油!敢偷懶,我拿根鞭子抽死你!

1511137    

arrow
arrow

    er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